記錄並留下每天能夠超專注時段,每單位90分鐘
確保屏除所有會分心的事物
一天設定3個超專注90分鐘=4小時
並且專注在最重要的核心事物上
確保每天有8個創作番茄(一個30分鐘)
每天有4小時的高專注時間就夠了,再多生產力可能也會下降
其他時間就能安心拿來做其他事情,像是運動、陪伴家人
生活總有許多變數,放寬期限用年來計算的話(每年有1000小時)
確保從今天回推365天的總創作時間大於1000小時也是一種方式
Pull Based Workflow
- 列出事項
- 依照輕重緩急分類
- 選出最重要的3件事
- 估計需要完成的時間
- 排入行事曆中
並且紀錄實際完成工作所需時間,逐步修正預估值
採用這個工作方式的3個好處
- 減輕事情做不完的壓力
- 精準知道每個案子執行時間
- 目標設定更合理且更準確
早晚的固定儀式
- 對齊階段:
- 本週最重要的三個產出事項是什麼
- 今天要做什麼,是否都放在行事曆中
- 組織階段:
- 調整各項計畫
- action item 的順序與進度
- 反思階段:
問問自己今天心情怎樣,想想值得感謝的事情
設定每天的關機儀式 >> 跟大腦說明進入休息階段
像是泡澡、喝一杯熱牛奶
嚴格執行每週計畫
星期天除了安排下週待辦事項
更要做週檢視,問自己4個問題
- 上週的hightlight
- 上週的lowlight
- 學習到的東西
- 感恩的人事物
- 本週要完成哪3件事,才會是完美的一週